8月8日,中国翻译协会会员活动“丝路译行喀什印记”在新疆喀什举办。活动由中国翻译协会、中国外文局中东欧与中南亚传播中心(人民画报社)主办,喀什大学外国语学院、中国翻译协会民族语文翻译专业委员会承办。
活动期间举办“翻译中国 拥抱世界——译路中国行”喀什古城公示语翻译专场活动。中国外文局总编辑、中国翻译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高岸明,喀什地区行政公署外事办公室党组成员、副主任麦麦吐孙·阿布都热西提出席活动并致辞。
高岸明指出,规范、精准、生动的公示语翻译,对于建构国家形象、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提升中国故事国际传播效能具有重要意义。喀什作为“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正以更加自信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高质量的公示语翻译有助于更生动传神地讲述和传播喀什的历史故事,让国际受众更准确深刻地理解和欣赏新疆的历史和多元文化。
麦麦吐孙·阿布都热西提表示,喀什是我国向西开放的桥头堡、亚欧黄金通道的重要节点,也是我国连接中亚、西亚、南亚的国际通衢??κ补居锓爰纫∈卦恼嬉澹枞谌胫谢自逃胨柯飞裨?。本次活动以“实地考察+深度访谈”为载体,专家们的专业探讨,必将为多语种公示语体系贡献可资借鉴的“喀什智慧”。
本次活动以公示语翻译为主题,包含专题访谈、实地考察、线上互动三个环节。在专题访谈中,嘉宾围绕国家通用语、民族语、外语多语种公示语翻译的研究与实践展开对谈。
中国外文局原副局长兼总编辑、中国翻译协会常务副会长兼民族语文翻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黄友义指出,公示语翻译关乎外国友人对中国的印象,其翻译质量体现城市的国际化程度,应高度重视公示语翻译工作,建立多部门协调机制,有效提升公示语翻译水平。中国翻译研究院副院长、《中国翻译》杂志主编、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原党委书记杨平表示,公示语翻译不仅是文字符号的转换,更是跨文化交流与传播。喀什的公示语翻译要融通中外文化,确保译文能让外国受众真正理解,更好向世界介绍这座丝绸之路上的历史文化名城。
中国民族语文翻译中心(局)维吾尔语文室主任阿布力米提指出,民族语文翻译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意义。他建议加快确立民族语文公示语翻译标准,加强专家库和语料库建设,完善审核与监督机制,加强翻译质量审核把关,提升民族地区多语种公示语翻译规范化水平。中国外文局中东欧与中南亚传播中心(人民画报社)文化传播部副主任殷星强调,在涉及民族、宗教相关公示语的翻译中,需注意文化禁忌与礼仪规范。她结合中亚游客到新疆旅游的情况,建议喀什可以着重译介丝绸之路历史背景,引发中亚人民文化共鸣??κ泊笱夤镅г旱澄薄⒏痹撼な娼拗鞒址锰?。
活动期间,在中国翻译协会小红书账号“公示语译站”活动专区进行翻译互动。线下参与的会员实地采集并上传公示语照片,直观呈现翻译场景,在线参与的会员就实际案例交流翻译心得并提供建议译法。在线互动将线下发现与线上研讨相结合,有效促进会员了解公示语场景需求,即时参与翻译讨论、贡献专业智慧。
未来,中国翻译协会将继续以会员需求为导向,充分利用协会资源,创新做好会员服务。通过开展具有地域特色、针对不同专业领域的会员活动,为全国会员搭建学习交流与实践平台,促进翻译在服务社会、联通世界中发挥更大作用。